用户名:   密 码:     免费注册      手机版      设为首页      加入收藏
当前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中国四海鉴定收藏网 > 新闻类> 2019国博百件经典馆藏集体亮相
推荐排行        
    无记录!
2019国博百件经典馆藏集体亮相
2019/8/15
      

国博百件经典馆藏集体亮相

“屹立东方——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”现场1952年,董希文37岁,他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,画“开国大典”。参加过“开国大典”,这是一个让董希文想起来就激动不已的经历。听到了毛泽东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了”的宣告,看到了国人的欢呼与激动。带着这样的心情投入到《开国大典》的创作,董希文却在一开…

1952年,董希文37岁,他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,画“开国大典”。

参加过“开国大典”,这是一个让董希文想起来就激动不已的经历。听到了毛泽东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了”的宣告,看到了国人的欢呼与激动。

带着这样的心情投入到《开国大典》的创作,董希文却在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。

在他所参考的大量照片中,没有一张是国家领导人和群众在一起的,这与董希文的理想状态完全不符合,他认为国家领导人应该和人民群众在一起,这样才能显示出开国大典的意义所在。

为此,他在构图时,把毛泽东的位置居于画的中央处,画面左侧三分之一是其他领导人依次站立,画面右侧则是一片蓝天与人民群众。

为了画面的视野更加开阔,董希文还抽掉了毛主席右前侧原有的一根柱子。为此,他还请教了几位建筑学家,梁思成这样评价:“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……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,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。”

这幅象征了中国历史的伟大节点的画作,同样也成为新中国美术史的重要节点,“油画中国风”的成就就暴发于此。

sc 加入我的收藏 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